中新網5月30日電 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以下簡稱神舟十六號)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六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2023年的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個載人飛行任務,外媒紛紛予以高度關注。外媒認為,神舟十六號的飛行計劃標志著中國航天實力迅速增長,中國的“航天強國夢”正在加速推進。
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汪江波 攝
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計劃邁入新階段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多家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此次飛行任務,關注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基本情況以及未來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的變化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此次飛行的任務包括進行在軌實(試)驗,利用空間站艙內外應用設施開展大規模科學研究與應用。法新社援引了林西強的話進行報道。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未來,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將由“T”字型升級為“十”字型。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標志著中國“天宮”空間站進入新階段。
另外,多家外媒注意到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三名航天員的身份。執行此次飛天任務的航天員分別是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神十六乘組也是中國首個由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三種類型航天員組成的飛行乘組。
美聯社指出,指令長景海鵬先后參加過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援引他的話稱,“這次任務標志著中國航天計劃進入了應用發展新階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華盛頓郵報》特別關注到中國首個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載荷專家桂海潮,稱他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CNN還針對近視者是否可以擔任執飛航天員這一問題展開了科普。
法新社援引分析稱,桂海潮的加入“特別重要”,因為以前的任務只運送過飛行員、宇航員,他們更多負責技術任務,而不是專業科學。“這意味著,從這次任務開始,中國將為普通人打開通往太空的大門。”
外媒關注中國航天成就
“航天強國夢”加速推進
法新社指出,中國實現“航天強國夢”的計劃正在加速推進。該媒體關注到,中國正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美聯社認為,雖然美國目前運營著更多的航天港,擁有更廣泛的國際和商業合作伙伴網絡,但中國一直在以穩健而謹慎的方式推進航天項目,這反映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實現了巨大增長。
《紐約時報》報道稱,載人登月將成為中國和世界太空探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自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以來,再也沒有其他人實現登月。近年來,中國的太空計劃發展迅速,而美國的太空計劃經常因優先事項的沖突和政府的更迭受到阻礙。
《華盛頓郵報》、彭博社和埃菲社等媒體也都提到了近年來中國航天項目已取得的突出成就。例如,2019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2021年,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2022年,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華爾街日報》稱,如果國際空間站按計劃在2030年退役,那么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唯一在運行的空間站。
另一方面,CNN還提到,中國在不斷增強太空實力的同時,也一直和其他國家發展合作伙伴關系,為其他國家提供發展機會。(完)